阿里康网
阴囊湿疹
快速搜索

访谈:夏季阴囊湿疹如何防治

2015年11月24日

访谈:夏季阴囊湿疹如何防治

专家:阴囊湿疹是阴囊最常见的皮肤病,属于过敏反应,也是男子常见的性器官皮肤病,不是性传播性疾病。它俗称“绣球风”、“胞漏疮”等。十分顽固,患者常因搔抓、不适当刺激引起疼痛或继发感染。 阴囊湿疹发病原因此较复杂,有内部因素,又有外部因素。过敏体质的人,精神长期紧张、情绪变化起伏较大的人易患本病;另外,患有一些疾病,如慢性消化系统疾病、胃肠功能紊乱、内分泌失常、新陈代谢障碍的人,在外部因素的作用下,也易患本病。外部的因素包括:①生活、工作的环境潮湿,空气的湿度比较大;②外界刺激,寒冷或炎热,出汗比较多,过度的搔抓等;③内裤较紧,或异物磨擦,穿化纤的内裤都可以诱发阴囊湿疹。也有人认为本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热水烫洗、性情急躁等因素有关 专家:急性表现为阴囊表皮可见针头大小的成群的丘疹和水疱边缘呈弥漫性继续发展时水疱有时融合形成较大的疱疱破裂后形成糜烂面有渗液浆液干燥后形成痂阴囊红肿有继发感染时则有脓液流出之后炎症逐渐减轻红肿渐消分泌物减少丘疹和疱疹不再发生糜烂愈合但有部分病人由于搔抓皮肤显著浸润变厚形成或多或少的苔藓样变则急性湿疹已向慢性湿疹转化。 慢性湿疹根据临床表现分为干燥型和潮湿型两种潮湿型整个阴囊肿胀突出有轻度糜烂溢液结痂和显著浸润肥厚皱纹深阔稍发亮色素加深阴囊比正常显著增大由于严重瘙痒间有累累抓痕另一种为干燥型水肿变厚不如前者突出有薄痂和鳞屑呈灰色由于浸润变厚间有裂隙可有不规则的色素消失 阴囊湿疹高发于夏季,因为夏季是过敏的高发季节,加上高温潮湿、精神紧张、内裤过紧、走路时双腿摩擦等,所以就很容易产生阴囊湿疹。 治疗阴囊湿疹,最忌的是搔抓、揉搓、摩擦、烫洗等,所以凡是热水、肥皂、盐水、碱水等均不宜应用。只要不太刺激皮肤,保持患部的干爽,不穿太紧的内裤,更不要整天穿紧身的牛仔裤,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心情舒畅,睡眠充足,就很容易康复。 专家:一是喜好辛辣刺激食物。如辣椒、胡椒、生葱、生蒜等。因为这些食物会刺激直肠部位的血管,使其充血和扩张,造成排便时的刺痛和坠胀感,从而加剧或诱发痔疮。酒精会引起痔静脉充血、扩张以及痔核肿胀。二是有暴饮暴食习惯。许多人养成了“看菜吃饭”的不良习惯 ,菜差少吃 ,菜好就猛吃 ,如此饥饱不匀 ,影响胃肠功能 ,使脾胃受损 ,以致湿热痰浊内生 ,气血壅滞 ,常可发生痔疮出血 ,尤其暴饮暴食以后 ,把腹部撑得大大的 ,腹腔压力增大 ,使痔静脉的血液回流受到影响 ,从而加重病情。三是对食肥甘厚味食物情有独钟。如巧克力、肥肉、猪爪等高热量 ,高脂肪的食品,这些食品可刺激直肠肛门部的粘膜皮肤、使充血明显、加重痔出血、脱出。四是饮酒过量。中医认为痔疮多属湿热 ,饮酒可助其湿热为患 ,而且酒可使痔静脉充血 ,扩大而舒曲 ,使痔核肿胀 ,临床上发现多数痔疮病人对酒特别敏感 ,一般在饮酒后半小时就会感到肛门不适 ,次日即可便血 ,如酗酒 ,其后果更严重。因此患痔疮者最好应该忌酒。其他的,也包括长期穿着紧身牛仔裤、在湿热的环境中久坐不起等等。 专家:阴囊湿疹不是性传播疾病,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属于过敏反应,因此不具传染性。但是要注意一点的是此病有反复发作的特点 ,不易根治 ,所以要注意防护。内裤宜宽松舒适 ,最好穿纯棉制品 ,不要过紧 ,要及时换洗尤其在运动后。多食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不吃或少吃辛辣之品。有阴囊瘙痒时 ,要积极治疗,勿过度搔抓和烫洗,尤其是勿用肥皂水烫洗。 专家:阴囊湿疹和其他部位的湿疹一样,都是与过敏有关,所以用于治疗过敏的药物都可以用来治疗阴囊湿疹而中医治疗阴囊湿疹主要是辨证施治。 西医治疗阴囊湿疹可选用抗组织胺药物,口服扑尔敏4毫克,每日三次,夜晚瘙痒剧烈者,可睡前加服苯海拉明25毫克。局部外用氯氟舒松软膏。急性期有渗出时,可用2―4%硼酸溶液冷湿敷。若合并细菌感染,可用0。1%雷夫奴尔冷湿敷,必要时口服抗菌素。对于阴囊皮肤增厚者,可外用2%黑豆油糊膏。 中医治病主要是辨证施治。中医常把阴囊湿疹分为湿热下注证和阴亏血燥证两型来治疗。湿热下注证相当于急性阴囊湿疹,阴亏血燥证相当于慢性阴囊湿疹。 1)湿热下注证 可见阴囊起粟米大小的丘疱疹和小水疱,皮肤有灼热感,搔抓后,渗液较多,糜烂结痂,常浸湿内裤。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这是由于湿热之邪循经下注于阴部所致。治疗宜清热除湿。常用方药为龙胆泻肝汤加减,药用:龙胆草10g 黄芩10g 柴胡10g 赤芍10g 山栀子10g 苦参10g 泽泻10g木通10g 地肤子20g 生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 2)阴亏血燥证 可见阴囊皮肤皱折变粗变深,搔破后渗出血水,夜间瘙痒剧烈。舌红,少苔,脉细滑。这是由于湿热之邪日久伤及阴液,致阴亏血燥所致。治疗宜滋阴养血润燥,常用方药为当归饮子加减:当归10g 熟地20g 白芍10g 川芎10g 玄参10g 荆芥10g 防风10g 白鲜皮30g 白蒺藜10g 生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

相关阅读